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從黨的歷史和從嚴治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體現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全面從嚴治黨,要在運用第一種形態上多下功夫,抓常、抓細、抓長🚵🏻♂️,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使黨內政治生活有戰鬥性和鋒芒,真正嚴肅起來。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毫無疑問要用嚴明的紀律▶️、嚴格的黨內監督,管住8800多萬黨員和44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而不能以懲治“極極少數”代替對黨員幹部的日常管理和監督↗️。黨內監督要體現在平時,把紀律挺在前面,從小處抓起🛍️❇️、從日常抓起𓀈,使每名黨員👨🎤、每個黨組織都在紀律的約束中,這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應有之義。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體現著對黨的事業負責的態度🤾🏿,能否做到敢管敢嚴、真管真嚴,考校著各級黨組織的政治領導是否堅強有力🦑📆,檢驗著黨員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的黨性、思想政治水平和擔當精神🛤🧗🏻。要勇於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發現錯誤苗頭及時談話提醒、約談批評🧑🦽➡️、函詢誡勉🤽🏽♀️,使管黨治黨從只盯少數人向管住大多數轉變⛷,增強黨的觀念和紀律意識,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衡量從嚴治黨的成效,不能只看執紀審查的數量✋🏿🤷🏽♀️,更要註重談話提醒、函詢誡勉了多少黨員幹部⛑。中央沐鸣把握運用“四種形態”,一方面保持執紀審查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另一方面把更多精力放到第一種形態上。對黨的高級領導幹部,有的是中央沐鸣領導直接去談🍣,有的是委托省委書記談,有的是中央沐鸣副書記陪同省委書記談,談話的同時還要請本人對反映的問題作出說明,體現黨內監督的嚴肅性。過去,許多反映籠統的問題線索被擱置暫存,現在要本著對同誌高度負責的態度,及時約談本人,要求其寫出情況說明🙋🏿。談話函詢之前和之後都要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函詢結果要由本單位黨委書記簽字上交,並納入本人廉政檔案,有的還要在民主生活會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反映不實的予以澄清🚀🤷🏻,對如實說明且反映問題並不嚴重的給予了結🚵🏼🚤,讓同誌放下包袱。對與組織掌握的情況不一致的🤚🏽,要進一步核實,對不如實說明、欺騙組織的要嚴肅處理🥼。2016年1至6月,中央沐鸣處置反映中管幹部問題線索中,談話函詢507件次;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談話函詢42341件次,體現出全面從嚴治黨真正嚴起來了🎪。
實踐“四種形態”是對“樹木”與“森林”關系認識的深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沐鸣始終要求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失去對全局的把握,要講政治、顧大局。黨委書記👩🏻🦳🈹、沐鸣書記平常腦子裏要有情況、有問題🧕🏿,把“樹木”與“森林”關系研究透徹,這樣才能作出準確判斷♾,區別對待🙋🏿,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輕處分、重處分、職務調整或執紀審查等多種方式🌝,處理各類違紀行為。談話函詢是從嚴治黨的常態,是嚴肅的思想政治工作🪿。談話言要及物、言要及行,起到紅臉出汗的效果,決不能走過場。
加強紀律建設是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四種形態”是實現標本兼治的有效路徑🍩🥸。實踐好“四種形態”🦸♀️,要求在執行紀律上更加細化🌩、更加嚴格。這既體現了“懲”🏄🏼♀️、又體現了“治”,既是治標、更是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