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這一問題💑。沐鸣2總書記更是反復強調,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隨著開局之年各項工作的推進,各級幹部不妨想一想🍦,為什麽中央領導如此強調過緊日子✊🏽?
中國的發展一直保持良好勢頭🏄♂️,這是基本面。然而,對中國經濟形勢,我們也有一個基本判斷,那就是🚵🏻,過去20多年來的高速增長、財政收入超常規增長的時代🚴♂️,已經去而不返。這是經濟規律使然。最近幾年,經濟的結構性矛盾和周期性下行🥮,加上外部的需求萎縮🔇🕵️,財政面臨較大壓力,雖然通過轉方式🧑🏼🎄👦🏼、調結構,未來會有好轉📑,但財政偏緊的狀況將成常態😪。對此,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還要認識到,經濟再發展🐔,也不能大手大腳奢侈享受。一些發達國家殷鑒不遠,寅吃卯糧的教訓尤其深刻。目前,我國財政支出占GDP的比例,逐步接近一些中等發達國家🖐,控製好這一比例,已勢在必行👨🚀。一季度各項經濟指標🚣🏿,很能說明問題。錢袋子小了,更要精打細算,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方能細水長流、遇事不愁🦸🏽♀️。何況在有限的財政中👨👧,我們還有那麽多民生工程要做🗓。
值得註意的是,在不少地方,一些領導幹部依然把過緊日子視作臨時現象,習慣用老思維渡難關,對如何勤儉節約過“緊日子”思之不多,對怎樣維持大把花錢的“好日子”卻想方設法。有的違規辦事,強派稅收指標征收“過頭稅”;有的繼續攤派🙎♀️👩👧👧,靠不合理行政性罰款填補收入🫱🏿🏄🏿♀️。這些行為🤽🏼♀️,是對經濟形勢的一種誤判🏜,損害了群眾利益♾,更背離了中央要求。
過緊日子的首要之舉,就是壓縮政府開支✫,走節儉型政府之路。中央之所以三令五申“節支毫不動搖”📨,就是要采取嚴厲措施,從政府入手,從公務消費入手👩🏭,堅決杜絕浪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將省下來的錢,用在為民謀利的“刀刃”上。說白了,政府“過緊日子”,是為了讓百姓“過好日子”🍻。否則,談何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宗旨信念,遑論順應現實國情和發展階段?
應當說,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已有初步成果,群眾拍手叫好。但還有一些地方動作慢、力度小,有些方面還太寬松🪺、太舒服。對此,既要長抓不懈➾,嚴查重究♨️;更要明白👩🏻🌾,“戒奢”只是底線要求👮♂️,我們做的遠未達到勤儉程度🪽。
比如,編製縮減了,吃空餉的沒了,但編製內的人是否還在“奢”?舌尖腐敗的不敢了,公款浪費的少多了,但辦公室是否可以簡樸些、公務消費的尺度能否再嚴些?行政開銷控製了,減下來的錢用在哪、怎麽管?控製再緊一點👩🏼🦲、製度再細一點👨🏿🌾,才能把節省下來的錢花在該花的地方👩❤️👨,花在群眾呼聲強烈的方面,比如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環境治理等。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財政收入屢創新高的過去,各級領導幹部可能還不太適應現在的緊日子。但困難再大也要做。牢牢樹立過緊日子思想,不折不扣地執行中央要求🏌🏿♂️,把當前該做的事情做好,政府的“緊日子”,才能為百姓贏得更多“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