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督促檢查🍜、嚴肅責任追究的決策部署🦬🚴🏽♀️,根據李克強總理關於嚴厲整肅庸政懶政怠政行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期國務院辦公廳會同監察部等有關部門對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審計署跟蹤審計及部門專項督查發現的部分突出問題組織開展了核查問責工作。各有關地方和部門經認真核查,依法依規對117個問題涉及的1089人進行了問責和處理。為進一步嚴肅紀律,發揮負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辦公廳對其中的16個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
這16個典型案例分別是🕵🏿🚴🏽♀️:北京市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涉企亂收費問題,河北省唐山市3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嚴重拖期問題😿👰🏿♂️,山西省方山縣1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嚴重拖期問題,遼寧省開原市財政局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問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有關單位對藥店違規利用醫保個人賬戶刷卡銷售日用品監管不到位問題🎖,安徽省亳州市人民醫院違規收取醫療費用問題,江西省南昌市發展改革委涉企亂收費問題,湖南省耒陽市礦產品稅費征收管理局涉企亂收費問題💮🙏,海南省海口市實行“先照後證”改革後有關工商部門履行“雙告知”職責不到位問題,重慶市美麗陽光家園公租房項目大量已建公租房空置問題,四川省宣漢縣部分鄉鎮套取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問題,雲南省元陽縣扶貧資金被套取及大量閑置問題,甘肅省甘肅經濟日報社借宣傳報道扶貧工作之機收費問題👧🏽,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部分鄉鎮套取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問題,國土資源部所屬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資金閑置沉澱問題,中國機械工業質量管理協會“QC小組活動診斷師”職業資格未實際取消問題🐵。
這次通報的16個典型案例⚠️,涉及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進展遲緩🤼♀️、財政資金閑置沉澱🙅🏿♂️、涉企亂收費🍡🦧、落實“放管服”改革政策不到位、公租房大量空置、醫保基金管理使用不到位以及套取挪用侵占保障性住房資金、扶貧資金等8個方面。共有122名責任人受到問責和處理。
通報指出,以上16個典型案例說明,一些地方和單位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中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情況,少數幹部漠視群眾利益🫰🏻,在工作中虛作為、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政策效力和改革紅利充分釋放🐡,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利益,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公信力。對庸政懶政怠政突出問題進行嚴肅處理,依法依規對相關責任人予以嚴肅問責,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維護政令暢通、狠抓貫徹落實的堅定決心。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從中深刻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戒。
通報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同以沐鸣2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服從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把確保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作為重要政治紀律,對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必須不折不扣堅決貫徹執行,絕不允許陽奉陰違、做選擇、搞變通。要建立健全常態化督查機製🧛♂️,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層層傳導責任壓力👬🏼🎢,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實✔️,切實發揮督查抓落實、促發展的“利器”作用,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效。要加大督查問責力度👨🏻🦽,嚴厲整肅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對執行政策不力🤦♂️、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堅決糾正,督促整改👣;對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後果的👩🏻🦯,嚴肅追責⛏,絕不遷就🦩。要堅持以獎懲並舉促勤政有為,進一步完善督查激勵機製和容錯糾錯機製🍲,廣泛調動和激發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形成幹事創業☪️、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